[玩家推薦:領隊-李思嫻]


這輩子….你不得不去的大洋路~

很多人來到墨爾本,除了要到菲利浦島上看企鵝,

又或是來到亞拉河谷來趟酒莊之旅,

但是最讓人心繫的、最蠢蠢欲動的,

卻是在有著全世界最美麗的海洋公路之一的景點「大洋路」,

可以說是澳洲的must-go~! 

大洋路,為什麼叫大洋路?

不是你想像中的五大洋,也不是中華民國初年的貨幣,

當時負責開鑿大洋路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息息相關的,

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,澳洲人打完仗歸國以後,正好遇到當時經濟大蕭條,

所以回國都找不到工作,所以開始造成社會一些問題,

怎麼說呢? 

因為他們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居多,沒工作就整天泡在家,

不然就是跟朋友混在一起,所以開始對社會造成負擔,

當時的區長有心想解決這個問題,

於是跟政府建議:我們家現在所位於這邊的海岸線,需要派人修築,

剛好有群年輕人櫻櫻美代子中,不如就把他們調度過去修築這段海岸公路吧~

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段綿延快300公里的海岸線公路!

大洋路上的重要景點:12門徒岩、阿德湖峽、倫敦斷橋

▼從觀景台看12門徒岩【The Twelve Apostle】

名字的由來,主要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文叫做Great War,

海岸線公路叫做Ocean road,

兩個合在一起就叫做「The Great Ocean Road」,翻成中文就是大洋路! 

其中最精華的就是12門徒岩~~~

▼12門徒岩觀景台右側


12門徒岩為何叫做12門徒?

其實,說穿了…它就是豎立在大洋路海岸線上的12顆石頭,

在西方國家跟12這個數字有關係的大概就是耶穌的12個門徒,要不就是12星座,

這個就是文化的命名,

基本上跟耶穌沒有太大的關係,只是剛好有12個門徒,為了要套用12這個數字,

假如這些石頭是生在台灣的海岸線,你覺得台灣人會怎麼命名?

我覺得會是「12生肖」! 

「12生肖」,不…「12門徒岩」,最早期的的確確是有12顆石頭,

但由於長期受到天然海水的沖刷以及風化,再加上海水不斷拍打的情況下,好幾顆都已經崩毀了,

如今只剩下7顆半,我們就姑且算他8顆吧!

在台灣,也許就會被叫做「八仙過海」…當之無愧,因為剛好在海邊… 

▼12門徒岩觀景台左側


怎麼拍怎麼美欸~ 

在澳洲就是這個樣子!會發現這附近沒甚麼建築物以及小販,

因為澳洲政府規定很嚴格,換做是在台灣早就出現賣枝仔冰或是烤魷魚的了~

而12門徒岩正好位於澳洲其中一個國家公園-「坎貝爾港國家公園」境內,

反正只要是在保育區或是國家公園區,他們會盡可能讓它呈現出原本的面貌~

長期受到海水沖刷所形成的岩壁


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坐直升機~


肯定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



阿德湖峽(洛克亞德峽) Loch Ard Gorge


阿德湖峽,因翻譯也有人稱做洛克亞德峽,其實它還有另一個別名,又叫做「沈船港」,

為何?

大概在120年前,發生了澳洲歷史上嚴重的一次船難,

當時滿載著來自英國40幾位的移民,從英國要過來澳洲這邊,

結果在快抵達的時候,好死不死在外海遇到了大浪,於是船撞到了巨岩後,就沈船了,

當時只有2個人獲救,他們被浪打到我們正好要前往看峽谷的沙灘旁邊,

一男一女,一個叫山姆,一個叫艾娃甚麼的,之後就送去急救,幸運地存活下來,

如果以電影的角度來看,要拍個鐵達尼號2應該也不會是甚麼問題,

絕對會變成一部賣座的愛情唯美片,但是沒有勒~

他們兩個身體恢復了以後就各奔東西,因為沒有在一起,當然也就無法譜出一段浪漫的戀情是有些可惜,

都已經生死與共成這樣了! 

那麼,阿德湖峽名稱怎麼來的呢?

當時沉的那艘船,叫做「阿德湖號」為了紀念它,於是就取名為「阿德湖峽」~


倫敦()橋【London Arch


有這麼一首兒歌是這麼唱的… 倫敦鐵橋垮下來~垮下來~垮下來~

倫敦鐵橋垮下來~就要垮下來~ 

沒錯!!!它真的垮下來了,倫敦橋應該要改名了啦,應該叫做「倫敦斷橋」,

不過在早期,這裡不叫做倫敦橋,只是一個普通到不行的海崖,

因為海浪不斷在崖底拍打,海水不斷拍打石頭下終究把崖壁穿了過去,形成所謂的雙橋孔大陸橋,

不過後來在1990年,倫敦橋其中一座橋拱崩塌

話說當時還有兩名遊客被困在另一座橋拱上,後來派出直升機把他們救出來。

倫敦()橋旁的蛋糕切面


這一趟大洋路下來,崎嶇的海岸公路、嘆為觀止的海洋景觀、鬼斧神工的奇石美景,

一幕幕揮之不去,尤其是12門徒岩,

最後一塊倒下的石頭是在2005年,也就是說,這個是正在消失的景點!

所以不用我多說,我想你也知道,就是要叫你趕快來身歷其境,否則難以體會!




arrow
arrow

    traveler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